为《变形金刚3》制作特效的他,成了好莱坞导演卡梅隆的同事|故事叔

大家好,我是皇叔。

《哥斯拉大战金刚》上映到现在,大概半个月了,皇叔一直还没有去看,有看过的同学,千万不要留言剧透。

《哥斯拉大战金刚》

抱歉!大意了!

《哥斯拉大战金刚》中文预告片

其实在皇叔这一代的童年记忆中,提起「金刚」一词,我们回忆最多的是《变形金刚》,小的时候看动画片,成年了看科幻电影,也许在大多数男孩子心目中,炫酷的科技感,永远都那么令人着迷,梦想着有一天,成为科幻世界的「铠甲勇士」。

今天故事的主人公,就是曾为《变形金刚》系列电影制作视觉特效的团队中一分子。也许他的形象并没有多么酷炫,但是他的经历却着实有几分传奇。

一起来看。

主人公:张好

专业:视觉特效(VFX)

(文中涉及人名、学校名与非公开化信息均采用化名)

这个故事多少有点太过「励志」,其实对于职业的认识要有一个态度,且有一个方法,万物万事都有「道」,这里的「道」就是规律和方法,只要你寻到,就得了「道」。

认识张好是在2007年,那年夏天我回国,惯例在北京举办艺术留学生小聚会。很多学生从各地慕名而来,参加这次聚会的很多人现在已经工作在美国的各行各业。

其中有位让我印象最深的学生,现在已经成了我的好朋友——张好,他为人热情且充满智慧,是活动的组织者。当时,他已经拿到了美国某大学视觉特效专业录取通知书。

张好以前在一家国际化的手机游戏制作公司工作,本科专业是电子工程。很多想要做视觉特效的学生都是半路出家,因为目前中国还没有大学非常专业地开设电影、动画、游戏的视觉特效专业,通常开设一些大而全、杂而多的数字媒体专业。视觉特效的很多从业人员来源于各行各业,很多学生是自学成才,并没有去大学学习这个实用性专业。

张好当时组织聚会的学生去看美国电影《变形金刚》,大家对这部影片充满了期待。作为“70后”、“80后”的学生,很多人是看着这部美国动画片长大的,不过对于真人拍摄这种影片大家还是感慨颇多。

中国的艺术和设计学生都想探究美国的视觉特效到底有多么强大,看完这部影片大家确实惊呆了。姑且不论影片剧情如何,看到这种震撼的特效场面,没有一个人不暗自立下豪言壮语:要是我能学视觉特效,我也要为那些伟大的电影添砖加瓦。

如果我没记错,当时的张好是最镇定的,因为他知道自己正在一步步走向那条路。

留学、找工作、专业的职业发展这些问题可能在他心里也是个疑虑,不过他的坚定却好像在告诉别人:有一天,我也能在《变形金刚》这样的特效大片中工作!

仅仅四年后,这一切实现了。

2011年6月底,我在美国参加IMAX3D版《变形金刚3》首映的时候,得知张好参与了《变形金刚3》的后期特效制作,他确实做到了。

他的毕业作品不仅获得嘉奖,他还成为了学校明星毕业生,最近听到他们学校的中国学生反映,学校专业老师经常播放他的毕业作品给在校生做示范。

凭借着自身的努力,张好没毕业就找到了好莱坞的特效公司实习工作,毕业后顺利进入世界第二大数字特效制作企业。

这家公司是1993年好莱坞大导演詹姆斯·卡梅隆和朋友成立的,先后制作了《真实的谎言》的后期特效,还有卡梅隆的巅峰巨作《泰坦尼克号》。

这家公司几乎制作了大家熟知的绝大部分美国好莱坞影视特效大片。公司在2007年,正式被《变形金刚》导演迈克尔·贝收购。

短短四年时间,恍如过眼云烟,张好用极短的时间、高效的学习找到了自己未来的归属。视觉特效这个专业本身并不需要去读多少书,关键在于对专业技术的钻研和熟练程度。

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想要涉足该领域,不过很多学生和家长对该专业存在偏见,往往认为这种专业是「技术工人」该去做的,而忽略了该专业的价值。

正如张好的经历,找到自己的目标,快速发展,其实任何工作都是简单的,问题是很多学生在心性、态度和方法上都摸不着头脑,耽误了不必要的时间。

(故事片段摘录自董瑷珲老师的《艺术留学宝典》)

提到视觉,就在皇叔码字的功夫,社群的小伙伴儿发来皇家艺术学院2019/20年度全球招生人数。

申请人数最多的视觉传达系,有差不多1000人申请,只录取100多人。看到这条消息,群里炸开了锅。

想进群的小朋友,请在公众号的菜单里,选择相应的群,留言即可。